您当前所在位置:上海妇科医院 > 妇科炎症 > 子宫内膜炎 >

介绍一些预防子宫内膜炎疾病的方法

来源:未知     时间:2021-08-21 23:15    阅读: 次    点击免费咨询妇科医生

摘要: 对于女性朋友来讲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疾病,患上这种疾病带给她们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的生活,不仅仅是如此疾病治

对于女性朋友来讲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疾病,患上这种疾病带给她们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的生活,不仅仅是如此疾病治疗过程中还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下面我们介绍一些预防子宫内膜炎疾病的方法吧。

经期要特别注意卫生

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容易疲劳抵抗力减弱,子宫内膜脱落时留下创面,子宫颈口微张,原来阴道分泌的酸性液体被经血冲淡,如果病菌侵入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因此月经期要特别注意卫生。首先,要用洁净的卫生巾。女性在购买卫生巾的时候要注意生产日期,确保在保质期内使用,开封之后要注意将卫生巾密封,防止细菌灰尘进入。保持外阴卫生也是相当重要的。每天要用洁净的温水洗净外阴,洗时要从前向后洗,不要从后往前洗,以免把肛门附近的细菌带到外阴部,月经期不能盆浴或坐浴,可以洗淋浴或擦浴。擦洗外阴部的毛巾不能与别人共用,也不能擦澡或擦脚,以免把细菌带入阴部。另外,注意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高锰酸钾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常用于外阴、阴道、尿道、肛门疾病的冲洗或坐浴,但长期使用会造成皮肤干燥、粗糙、脱屑、裂口等。因此,平时不必用高锰酸钾洗外阴。

性生活卫生减少感染几率

我们都知道患有子宫内膜炎会严重的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且还会花去我们大量的钱财来治病。因此为了不必要的损失钱财我们一定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子宫内膜炎的措施。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具体通过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有关专家表示,保持个人卫生不仅要在月经期、性生活,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些日常的卫生也要多加注意,女孩子外出住在宾馆时,要自备卫生巾、卫生纸等生活用品,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蹲便器。和朋友同住时,要避免共用可能刺激皮肤的用具,如牙刷、毛巾、穿耳针等。

具体治疗如下:

(1)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方用四妙丸(《成方便读》)合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苍术10克 黄柏10克 牛膝10克 连翘15克 赤芍12克 丹皮12克 生薏仁15克 桃仁10克 丹参20克 柴胡10克 红藤15克 生甘草10克

若伴有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气虚之象,可加太子参15克,炒白术12克,云苓15克以益气健脾利湿;若经血淋漓不断,或产后恶露量多,加用益母草20克,三七粉3克(冲服),蒲黄炭10克以化瘀止血;若腹痛甚,加木香6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以行气止痛;腰骶酸痛明显者,可加川续断20克补肾强腰。

(2)瘀热互阻型: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当归12克 川芎6克 蒲黄10克 五灵脂10克 元胡10克 川楝子10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蒲公英10克 败酱草10克生甘草10克

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以活血化瘀止痛;若带下量多,可加黄柏10克,车前子(包) 10克以清热利湿止带;大便秘结者,加枳实6克,大黄6克以泻下通便;若恶露不绝或经血淋漓不止,加益母草20克化瘀止血。

(3)热毒壅盛型: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味。

处方:金银花15克 野菊花12克 蒲公英12克 紫花地丁15克 天葵子9克 生地12克 丹皮12克 赤芍12克 生甘草10克

若高热不退,口渴喜饮,可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天花粉15克以清热养阴;若小腹痛甚,加用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以活血化瘀止痛;若患者倦怠嗜睡,少气懒言,加用西洋参15 克,麦冬12克以益气养阴;若带下量多,可加黄柏10克,车前子(包)20克以清热利湿。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了解到子宫内膜炎疾病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在生活中要时刻不忘疾病的预防,注意私处清洁卫生,改掉生活中的不良的习惯。在饮食方面也要配合进行合理的调节,通过这些措施,不断的提高自身体质,远离子宫内膜炎疾病。

在线咨询医生 在线预约医生

标签:[db:关键字]

医院介绍

上海妇科医院位于世界前沿、魅力之都——上海,是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成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品质现代化智慧型医...[详细]

电话

温馨提示:网上预约方便快捷,可免去您挂号排队等候的烦恼!

在线咨询 网上挂号 联系我们 就诊指南
更多>>

医生名单

接诊时间:08:00-20:00
客服热线:13061801310
版权所有:上海妇科医院 本网站內所有图片及文字內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生诊疗依据。